传言终成真。5月7日,胜狮货柜(00716,HK)和中远海发(601866,SH)双双发布公告,前者拟将旗下5家集装箱公司的100%股权以38亿元人民币(约5.6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金控,后者称资产收购交割后,相关标的资产将委托给下属专业子公司上海寰宇进行管理,同时间接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承诺未来3年内将标的公司股权以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转让予中远海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集集团(000039,SZ)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不希望看到这种状况发生,这对中集、对行业、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都不是好事。”截至目前,中远海运集团通过旗下中远海发等公司间接持有中集集团22.72%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此次收购方案公布后,中远海运集团与中集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也被推到了台前。
全球集装箱制作业格局将被改写
目前,全球集装箱制造行业的产能布局,其产能基本上分布在中国境内。其中,中集集团、胜狮货柜、上海寰宇和新华昌四大集团为主,占据了造箱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在市场份额方面,中集集团市场占有率稳定在40%以上,一直雄居行业;胜狮货柜在产能方面仅次于中集集团,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位居行业第二;上海寰宇受益于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庞大的内部用箱需求,市场占有率维系在15%左右,位居行业第三;新华昌集团市场占有率10%左右,位居行业第四。
更大的挑战或在于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以及随之可能引发的行业恶性竞争。目前,集装箱制造行业毛利率已从前些年的15%左右滑至8%左右,有些企业甚至在6%以下,净利率普遍低于3%。有行业人士也曾提出过担心,原本可以合作的战略伙伴,变身为近身肉博的对手,甚至会引发国外客户对航运供应链的担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未来随着这一收购的完成,全球集装箱制造行业版图将被改写,上海寰宇的排名将升到行业第二。
不认为收购会同中集形成同业竞争
此前,市场已有中远海运有意收购胜狮货柜的传言。中集集团高层管理人士4月25日在深圳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中集集团该人士表示,“如果收购胜狮资产,中远海的集装箱制造所占市场份额将接近35%,与中集的主营业务集装箱(约43%)直接形成竞争关系。虽然中远海不是控股股东,但在中集这样的股权相对分散的、又没有实际控股股东的企业而言,中远海事实上拥有很大话语权和影响力”。
对此,中远海发董秘俞震在5月7日表示,中远海运集团是中集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并非控股股东也不是实际控制人。集团自重组以来,一直通过上海寰宇开展集装箱制造业务,中集集团从未认定其与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情形,本次收购自然也不会形成同业竞争。
俞震认为,近年来,班轮公司、租箱公司等都有较多的整合、并购现象,中远海发会以积极和开放的态度看待航运行业内的整合。合作共赢是当前市场的主题,各家造箱公司都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中远海运集团一方面将继续加强产业合作,另一方面借助于此次收购,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推动整个行业进步,从而与业界一道共同提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促进行业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
至于胜狮是否值38亿元?
胜狮货柜相关人士表示,本次交易相关的财务数据和交易价格,将由具有相关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厘定,确保拟收购资产的定价公允、公平、合理。交易价格是在考虑了标的公司的净资产值、经公司与买方公平磋商后厘定的,并结合目标公司的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及前景等事项考虑在内。
“这是个非标交易,我认为估值基本合理。”姜明认为,中远海运收购的是胜狮核心的造箱厂资产,且工厂地点都很好,青岛与宁波都是国内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港口,用箱需求庞大,同时又与中远海运原有的造箱厂形成互补。
记者注意到,胜狮公布的协议细节中,38亿收购价格是可变动的,将视交割后损益而终确定。
以上的是我司关于传言终成真!中远海运集团拟38亿收购胜狮集装箱资产,货柜市场排位大变的相关替换,如有需求,欢迎致电我司.